中小微企业做软件测评,终于不用 “花冤枉钱” 了!新规 “按需测” 落地,成本直接省 4 成
不少小微企业老板一提起软件测评就头疼:之前测个系统,不管是核心的收款模块,还是只放公司简介的展示页面,都得拉进来一起查。花了好几万不说,技术岗的人还得天天跟着对接,这边测评没结束,那边客户订单都快没人处理了 —— 小团队本来人就少,哪禁得住这么折腾?
好在现在有新办法了!针对咱们中小微企业 “测评花钱多、耽误干活” 的难题,最新的《软件安全测评分级实施指南》明确了 “按需测评” 机制。简单说就是不搞 “一刀切”,只盯着碰钱、碰用户隐私的核心模块重点测,像只发公开通知、展示产品图片的非核心功能,符合条件就能申请不测。这一下从花钱、耗时、人力三方面给企业松了绑,合规成本平均能降 40%。
一、先掰扯清楚:“按需测” 不是 “偷懒少测”,是 “精准抓重点”
有人可能会问:“不用全测了,会不会不合规?” 其实完全不用担心。“按需测评” 的核心是 “把钱花在刀刃上”—— 安全风险主要集中在那些碰敏感数据、影响业务正常跑的模块上,非核心功能就算有小瑕疵,也不会让用户信息泄露、生意停摆,没必要在这上面浪费精力。
咱们可以给软件功能分两类,一看就懂:
举个真实例子:小区门口开生鲜店的王老板,之前测店里的配送 APP,连 “食谱推荐” 模块(就放番茄炒蛋怎么做)都要测,花了 3 万多。今年用 “按需测”,只测 “订单支付” 和 “用户收货地址管理”,其他模块豁免,最后只花了 1.8 万,还省出时间把 APP 里的优惠券功能给加上了,生意反而好了不少。
二、哪些功能能豁免?3 个 “硬条件”,老板自己就能判断
不是所有 “边角料模块” 都能豁免,得满足 3 个明确条件,不用跑测评机构问,自己对着功能捋一遍就清楚:
之前有个做童装电商的老板,想豁免店里小程序的 “童装尺码表” 模块,对照这三条一看:不存用户信息、坏了不影响下单、跟付款模块没关系,提交申请后很快就通过了,测评时间直接少了 3 天。
三、成本怎么省 40%?算笔 “明白账”,老板们都能算过来
“按需测” 之所以能省这么多钱,核心是从三方面帮企业 “砍开支”,每一笔都看得见:
四、千万别踩这个坑:别把 “保命模块” 当 “边角料”
虽然 “按需测” 能省不少事,但老板们千万别为了省钱,把该测的 “保命模块” 误判成 “边角料”,不然合规出问题,反而赔更多钱。
教大家一个简单的判断方法:问自己两个问题 —— 这个功能要是出问题,会不会漏顾客隐私?会不会让生意做不了? 只要有一个 “是”,就必须测。
比如做小型家政公司的,你的管理软件里 “阿姨身份证备案” 模块,虽然只是存个身份证号,但属于顾客要查的隐私,必须测;而 “服务范围说明” 模块(写能做保洁、擦玻璃),就可以豁免。如果拿不准,也可以提前找测评机构做个 “预判断”,让专业的人帮你捋捋,花不了多少钱,还能避免漏测。
五、真实案例:15 人小团队的测评变化,看完就知道有多香
做社区团购的 “邻里鲜选” 团队,一共就 15 个人,之前测他们的下单小程序,真是愁坏了老板李姐:全量测评花了 4.5 万,技术负责人天天盯着对接,整整 10 天没顾上别的事,导致小程序里的 “团长佣金结算” 功能推迟上线,不少团长都有意见。
今年用 “按需测”,他们只测了 “订单支付”(怕算错钱)、“用户收货地址管理”(怕漏地址)这两个核心模块,把 “团长培训资料下载”(只发操作指南)、“社区活动通知”(发周末促销)申请豁免。最后测评费降到 2.7 万,技术负责人只忙了 5 天,还赶在周末前把佣金结算功能上线了,团长们也满意了。
李姐说:“之前总觉得测评是‘花钱买罪受’,现在才知道,原来可以只测该测的,既合规又不耽误干活,这才是咱们小公司需要的合规方式。”
结语:对小公司来说,合规不是 “花冤枉钱”,是 “把钱花在刀刃上”
咱们中小微企业做软件合规,不是要跟大公司比 “全”,而是要比 “准”—— 守住核心安全底线,不花没必要的钱,不耽误正常做生意,这才是最实在的。
如果你的公司最近要做软件测评,不妨先对着软件功能捋一捋:哪些是碰钱、碰隐私的 “保命模块”,哪些是可有可无的 “边角料”,再按 “按需测” 的规则申请,说不定能省不少成本。毕竟对咱们小公司来说,把钱花在拉客户、扩业务上,比花在没必要的测评环节,划算多了。
下一篇:没有了!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