软件开发中的密评:是什么?为什么要做?怎么落地?
在软件开发中,“密评” 是涉及敏感数据的项目绕不开的合规安全环节 —— 金融 APP、医疗病历系统、政务平台若密评不通过,不仅上线受阻,还可能违反《密码法》面临处罚。不少人会把密评和等保混淆,其实它是更聚焦 “密码应用安全” 的专项评估。今天就讲清软件开发中密评的核心:定义、评估重点、落地方法,帮团队少走返工路。
一、密评是什么?有法规依据的 “密码安全体检”
先理清核心概念:密评全称是 “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”,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》《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管理办法》,核心是检查软件系统中 “商用密码” 的应用是否合规、有效 —— 简单说,就是看软件里 “加密、解密、签名” 等密码功能,是不是用对了、用安全了。
为什么软件开发必须关注密评?
二、软件开发中,密评到底评什么?4 个核心阶段重点
密评不是 “上线前突击检查”,需贯穿开发全流程,评估重点随阶段变化,核心看 “密码应用是否嵌对、嵌牢”:
1. 需求阶段:评 “密码需求有没有规划”
很多项目踩坑的起点,是需求阶段没考虑密码 —— 比如开发理财 APP,没规划 “支付数据怎么加密”,后期补改成本极高。密评此阶段查 3 点:
反例:某医疗 APP 需求阶段没规划,开发时用境外 RC4 算法加密病历,密评直接判定 “不合规”,只能全量返工换 SM4。
2. 设计阶段:评 “密码方案合不合理”
设计错了,后面改相当于 “拆了重盖”,此阶段密评重点看 3 个逻辑:
某政务平台设计时,把密钥存在普通服务器配置文件里,密评要求整改:必须迁移到国家认证的 KMS,否则不通过。
3. 开发阶段:评 “密码功能有没有嵌对”
开发是密码落地的核心,密评盯 “代码里的密码应用是否规范”,避免 “表面合规、实际漏洞”:
常见错误:某电商 APP 用 SM4 加密收货地址,但密钥写在application.properties
里,黑客拿到配置文件直接解密,密评判定 “高风险”,整改为密钥存 KMS、代码动态调用才通过。
4. 测试 / 运维阶段:评 “密码功能能用、管得住”
此阶段密评看 “实际效果”,而非 “设计”:
某银行后台,管理员能单独导出所有用户加密密钥,密评判定 “管理不合规”,加了 “双人审批调用” 功能才通过。
三、怎么 “一次过密评”?避开 3 坑,做好 2 事
不少团队觉得密评 “难”,其实是踩了 “突击整改” 的坑,掌握方法能大幅降返工率:
避开 3 个常见坑
做好 2 件关键事
四、案例:手机银行 APP 的密评落地流程
以开发手机银行 APP 为例,密评贯穿流程的正确做法:
结语
对软件开发来说,密评不是 “负担”,而是 “安全与合规的保障”—— 本质是帮团队 “把密码用对、用牢”。只要从需求阶段就规划好,融入开发全流程,避开突击整改的坑,密评就能 “一次过”,不用反复返工。
下一篇:没有了!